去年9月,刚进入同济大学学习的00后浦荷晶选到了一门“网红课”。起初她是被课名“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吸引,没想到在课上,她与“孤独”对话,摆脱了“玩乐焦虑”,还在自己的“墓志铭”作业中认真写下了“埋葬在这里的人曾经很热烈地活过、爱过”。她说:“人生很辽阔,要好好地探索属于自己的生活。”2023年的新学期还没开学,这门课程的240多个名额再次被早早抢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约有20余所大学开设了生死教育相关课程,很多课程一经推出就收获了不少“粉丝”。广州大学的“生死学”这门课上了20多年。(2月14日 《中国青年报》)
这则新闻很好地诠释了生命教育的热度。所谓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简单来说,就是人如何生活才更加有意义。就人类而言,生命只有一次,逝去了就无法再挽回,生命中的每一次活动,都有着独特而非凡的意义。
生命之重要,无需多言。生命教育,亦是十分必要。一个有价值的人生,一个充满乐趣的人生,需要自觉而有规划地应对。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对生命的真实观照同样不可忽略。对于生命议题的困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求学生涯和生活质量。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将这类问题看作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甚至有意或者无意地予以忽略。
实际上,人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或者解决问题,则更像是哲学命题。比如,关于孤独,雨果就说:“孤独,可能使人能干,也可以使人笨拙。”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处理方法,完全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人从“孤独”中体验到人生的真谛,从而更加奋发,从此闻鸡起舞;也有人留下阴影,从此走向消沉。此时,如果能够对其生命教育,适时予以引导,使其疑惑得到解决,则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生命教育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课堂之上,在精心模拟场景之中,感悟多样化的生活体验,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亦可以通过具体的场景体验,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在时空的长河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生命呈现的是万千样貌,但对于个人而言,只有一次。从古诗里感悟生命的意义,亦是一种手段。当然,作为生命的重要一环,死亡教育不也可或缺。
“成长不是一道思考题,而是实践题”,而指导实践的是生命教育。时代之于生命价值的重视,呼唤着生命教育以新的方式、新的手段去进行。当生命教育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就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迎来春暖花开。(杜建锋)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