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时评]“考23分,努力就好”的理念很可贵-威尼斯2299

  |     |     |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成长时评]“考23分,努力就好”的理念很可贵
2022-11-10 10:29: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近日,江苏苏州的钱女士分享儿子拿着考了23分的试卷给她看的视频。她说儿子向全家人展示了试卷,他上次考4分,这次进步了,觉得孩子努力就好,不会批评他。(11月9日澎湃新闻)

  在不少人的“意义之网”里,23分是不折不扣的低分,他们可能会认为,考这么低的分数还兴奋不已,足见其学业成绩有多么欠佳,“小学成绩掉队了就难以考上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难以进入好高中,好高中上不了就难以考进好大学”,这是许多人的思维定势,教育竞争是环环相扣的,因此,考23分的小学生很容易被一些人定型化。

  然而,这位妈妈却认为孩子“努力就好”。“考23分,努力就好”既折射出这位妈妈的平常心,也折射出她对孩子注重增值评价、过程评价、长周期评价。这应该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思想火把”。在不少家长被孩子的学业成绩所裹挟,从而患上“学业焦虑症”的背景下,这位妈妈对孩子成绩的淡定、从容与理解,不仅源于她笃定的价值信仰,也源于她强大的内心世界。

  从4分到23分,虽然成绩依然不够理想,但进步不可谓不大。长期以来,那种一锤定音的结果性评价——只看孩子考试的最终结果,却忽略和漠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导致一些孩子进步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与认同,难免会损伤学业成绩欠佳的孩子继续努力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在经典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里,主人公杜深忠表示,虽然家里经济收入不高,但并非他和妻子不够勤劳。同样的道理,一些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好,也并非都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考23分,努力就好”不仅有“问题意识”,看到孩子学习成绩欠佳的现实,也有“过程意识”,有足够耐心等待孩子成长进步。遇到这样的母亲,何尝不是一种幸运——面对因自己有所进步而兴奋的孩子,作母亲的不仅没有浇冷水,反而给予了鼓励,无疑有助于激励孩子“更上一层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考23分,努力就好”说到底就是一种发展思维、整体思维和长时段思维,孩子还小,还有很大的成长进步空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固化思维去看待他。毕竟,所谓的“差生”也可能逆袭,所谓的“优生”也可能下滑,教育竞争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考23分,努力就好”不仅传递出家长的格局与胸怀,也饱含其对孩子的信心与期待,只要一步一步向上爬,哪怕是“差生”也可能后来居上。

  “考23分,努力就好”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这位母亲没有将“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参照系,而是希望孩子和自己较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哪怕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自家孩子还不够优秀,他却已经实现了自我超越,这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与功利、短视的结果性评价相比,“考23分,努力就好”不浮躁、不攀比,在笨鸟先飞、滴水穿石中努力实现角色蜕变,这种健康、成熟的教育观念,值得更多家长学习和借鉴。(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四川文明网威尼斯2299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