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第四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集中交流展示活动举行,12位首都教师代表同台分享立德树人的故事。(9月5日《新京报》)
从报道可以看出,在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登台分享立德树人故事的老师,往往是具有仁爱之心的老师,他们就像灯塔,温暖孩子的现在,照亮学子的未来。学生上学的目的,在于学真知、学做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传授做人的道理,处于首要地位。只有具备仁爱之心的教师,方能担负起光荣的传道使命。
仁爱之心能构筑和谐友好的校园关系。具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心灵时刻是柔软包容的。当看到美好的人和事物,哪怕与自己毫无关联,他们也会心生愉悦,就像自己拥有这份美好一样。当看到不好的人和事物,他们不但不会嫌弃,还会以渡人渡己理念,努力去转化或改变。因为有了这种心态,他们会对教书育人事业由衷地热爱,并无怨无悔地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三尺讲台。对待同事,他们会像对待兄弟姐妹一般彬彬有礼,对待学生就像看待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孩子,为他们的点滴进步欢欣鼓舞,对他们的调皮淘气给予尽可能的宽容引导。
仁爱之心能让“浪子”迷途知返。青少年的人生经历有限,认知懵懂,可能调皮、任性和叛逆,需要老师循循善诱,坚持不懈地进行沟通心灵,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歧路,健康快乐成长。假如没有仁爱之心,势必无法“春催桃李”。在国产老电影《春催桃李》中,学生姚阿根非常调皮捣蛋,让秀华与赵玲两位老师大伤脑筋,但是三娟老师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坚持以仁爱之心感化“顽石”。当阿根因同学大宝说老师坏话与其打架逃走,三娟连夜冒雨寻找,在工地找到阿根后心疼地一把将他抱在怀里,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阿根坚硬的内心瞬间“冰河解冻、江水滔滔”,从此“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实中有许多像三娟这样的老师,他们博大的爱心最终化为“桃李满天下”。
仁爱之心能让困境学子感受世间温情,迸发积极进取的斗志。具有仁爱之心的老师,不但会关心学生的学习,也理所当然地关心学生的生活,进而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之心,对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无私地施以援手。笔者上小学时,父亲早逝,家境异常贫困,我的一位老师将她订阅的《中国少年报》拿给我看,还不时用报纸给我包两根油条或一个馒头。上初中时我常常吃不饱,一位老师经常叫我去他家吃面条,另一位老师自掏腰包为我垫付了四元钱学费……我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1984年夏天以全镇总分第一成绩考上中专。爱心可以循环传导,我后来当了老师,也像他们那样对待贫困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仁爱之心并非天生,后天可以培养。首先,多读人文学者著述,知事明理,涵养博爱之心。学者的人文专著往往蕴含人生的真知、生活的真谛。其次,多向爱心人士靠拢,近朱者赤,见贤思齐。具有仁爱之心者,无不具有芬芳的人格魅力,朝夕相处,必然潜移默化。再次,多参加社会实践,与普通劳动者交朋友,厚植悲悯情怀。
据报道,“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始于2019年,目前已成为北京市一体化德育交流展示平台和育人的品牌。这类活动应该更多,具有仁爱之心的教师也应该更多,受益的不仅是莘莘学子,更是整个社会。(涂启智)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