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云鹭湾社区,是一个“老漂族”占比超过40%的万人社区,因为一个志愿服务项目的出现,老人们在第二故乡找到了归属和价值。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参与疫情防控服务、走访慰问辖区孤寡老人和高龄老人、传播慈孝文化……虽然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但把“第二故乡”当成自己的家,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展现价值。(11月29日《宁波日报》)
“流动的中国”创造了无数的可能和机会,为年轻人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价值实现空间,不少年轻人远离家乡来到异乡打拼,逐步在城市立足扎根。不论是来子女身边养老,还是帮助子女照顾孙辈,“老漂族”不仅面临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不适应城市生活等困扰,也面临着如何“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现实考题。
的确,“老漂族”远离了原有的社交圈子和熟人网络,迫切需要实现与群体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融入。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云鹭湾社区从开设缩减文化差异的课程、举办百家宴和“老漂”文化节等活动,到组建太极拳队、旗袍队等兴趣类社团,再到建立“老漂族”志愿服务队,让“老漂族”逐渐实现从受助者到助人者、从客人到主人的角色转变。这是值得称道的。
面对“老漂族”,我们不能只看到老人之“老”,却忽略和漠视“人”背后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换言之,“老漂族”不仅不是包袱和累赘,反而是一个富矿,有待开发和利用,他们可以在弘扬传统文化、优化社区治理、增强邻里互动、培育社区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激发“老漂族”的参与热情、畅通“老漂族”的参与渠道、探索“老漂族”的参与机制,各个城市都应有所探索和行动。
具体到“老漂族”志愿服务队,它既有助于通过“以老带新”来促进新来宁波的“老漂族”适应城市生活,也有助于让每个“老漂族”的生活都更加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在“老有所养”得到基本保障下,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离不开老人们的自我救赎和报团取暖。而“老漂族”志愿服务队不仅做到了让老人们“漂有所属”,也让老人们成为美好生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在以血缘和伦理为核心的传统家庭观念的驱动下,许多不再年轻的父母跨越山水和地域来到儿女身边,承担起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重担。诸如在家务劳动上帮衬子女、帮忙哺育孙辈,这并非他们的角色义务,而是根源于他们对子女厚重的关爱与深沉的情感,也能让子女安心工作,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城市与社会发展。
因此,面对那些可敬可爱的“老漂族”,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城市,都应该推动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让“老漂族”身心愉悦,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让“老漂族”生活得更加美好,不仅需要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外部环境,也需要“老漂族”激发自身潜能与活力,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实现价值、发挥作用、赢得尊重。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主基调,“老漂族”才会对一个城市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