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论] 礼金互免卡,移风易俗的良好示范-威尼斯2299

  |     |     |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原创评论] 礼金互免卡,移风易俗的良好示范
2022-10-13 10:49:00 四川文明网
分享到手机

  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浙江杭州市小伙小陈办了场婚礼。婚礼现场来的不少朋友,给的红包扁扁的,里面只放了一张卡,叫“礼金互免卡”。这样的红包还不止一个,一共20多个。小陈和老婆每收一个都乐呵呵的。(10月12日《钱江晚报》)

  心意到了,友情无价,“礼金互免卡”说到底,就是在朋友之间建构一种契约,约定“今天你参加我的婚礼不用赠送礼金,将来我来参加你的婚礼也不用赠送礼金”。“礼金互免卡”不仅具有不拘一格的新意,还切实地减轻了人情往来的负担。“礼金互免卡”在让人羡慕的同时,也引发讨论与思考。

  朋友结婚送不送礼金、送多少礼金,是摆在不少年轻人面前的现实考题。你结婚的时候,朋友送了八百元礼金,朋友结婚的时候,你是送八百元还是一千元?礼金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礼金不仅会给年轻人带来经济压力,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

  “礼金互免卡”通过契约的方式,有效地破解了这个难题。“礼金互免卡”淡化了人情往来的利益关系,增添了人情往来的情感厚度,让朋友之间的交往少了功利与算计,多了真诚与质朴。

  “礼金互免卡”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互不亏欠,也具有心理上的补偿功能——对于举办婚礼的人来说,收到“礼金互免卡”意味着下次自己也可以使用;对于使用“礼金互免卡”的人们来说,自己今天的“免费吃席”是以将来朋友“免费吃席”为补偿的。

  “礼金互免卡”建立在信任与认同的基础上,将人情往来的周期延长,能够给参与双方一个明确的心理预期。它不仅没有损伤朋友之间的情感与关系,反而起到润滑剂和黏合剂的作用,促进了社会联结。

  与“人不到礼到”相比,“礼金互免卡”显然更有意义。在物质匮乏的岁月,礼金曾起到过互济互助的功能;伴随着社会变迁,礼金的经济功能下降,情感表达的符号功能在增强,“礼金互免卡”顺应了这种潮流,受到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做到了不少人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今天,人们更在意的是朋友能否亲自到现场参加婚礼、送上祝福,更在意朋友把自己放在心里重要位置的心意,而不是礼金送了多少。

  不论是古时候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还是如今的“礼金互免卡”,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需要的是人情味,而不是“人情债”。满足情感传递和情感表达的需求,构建稳固的社会关系,并不依赖礼金,而是依靠有品质的社会互动。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礼金互免卡”在移风易俗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毕竟,最该讲的人情不是宴席和礼金,而是朋友之间以心相交、以礼相待。(杨朝清)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四川文明网威尼斯2299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