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作阿南,青蛙叫作欧巴……”近段时间,短视频“我是云南的”引发各地网友竞相模仿,大家在短视频中讲出家乡方言。短视频很简单,主要由“家乡”和“方言”两部分组成,自报家门后,讲述者便开始介绍家乡有趣的方言,并借机推介家乡的特产、美景、文化等,网友们诙谐地称之为“为家乡上分”“为家乡代言”。(据7月20日《光明日报》)
“醉里吴音相媚好”“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一方水土最独特的文化符号,是特定族群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乡愁维系的主要载体,是抚慰远方游子思乡之情最有效的灵魂解药,“乡音,是最动人的情话”,如是比喻并不夸张。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目前在普通话已成为官方语言的背境下,那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乡音俚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媒体传播方式多元化、简便化的今天,无论是地方电视台设置的方言类节目,还是自媒体博主利用短视频对方言的传播,都让很多人对自己的地域身份进行了再次认同,方言所衍生的话题也一次次引起人们的共鸣。
短视频“我是云南的”引发各地网友竞相模仿,大家在短视频中讲出家乡方言,并借机推介家乡的特产、美景、文化、风俗等,而每条集地域归属感和语言独特性于一体的视频,都能唤起观众的带入感。林林总总的“为家乡上分”短视频给社会公众呈现的是最朴素、最原始、最本真的生活样貌,引起受众普遍的共情,毫无疑问,这种共情的背后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浓浓的乡情与乡愁。
乡土是人们的根与魂。对于我们这个农耕文明厚重的国度而言,几乎每一个漂泊在异乡的游子,都会在心底一次次生发出对故土的眷恋,而方言则是烙在他们骨骼里的永不褪色的印记。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更是文化延续的载体。幅员辽阔的中国,每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无论是河南人口中的“中”,还是陕西一出口就像在唱信天游;无论是江南地区的吴侬软语,还是带着麻辣风味的四川话……我国共有100多种方言,每种方言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都是特定族群共同文化心理的呈现,而这些方言构成了我们共同语的根系。
在城镇化的高速进程中,在流动加剧的转型期,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现代中国从上下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中跋涉而来,而方言承载的历史和文明、风俗和文化,组成了中国文化的万千气象,“土味方言”自然是“读懂中国”的一个窗口。
“普通话是优雅的,如果说它是身穿正装的白领,那么方言充其量则可看作是土到骨髓里的老农,处处散发的是乡土气息。正是那种乡土气,才能让你回头望望的时候,清晰地看到生命的源头。那是生命的初始地,是乡愁永远的所在……”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的看到的这段话语,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章节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客观看待普通话推广和方言保护的关系,给予方言合理宽容的生存空间。同时,利用短视频的比较优势、数字化技术,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方言传承与保护中来,在共情中守护方言的“温润如玉”,在“土味方言”中读懂中国!(樊树林)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