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最新《2019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游客量达55.4亿人次,收入突破5万亿元。其中,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网红城市”可谓功不可没。然而,与成千上万游客蜂拥而至打卡“网红景区”相比,部分老牌景区却显得有点冷清。比如重庆大足石刻去年1—10月累计接待游客85.83万人次,而“网红景点”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仅去年国庆7天就接待游客88.9万人次。部分业内人士面对“网红热”持冷静态度,他们认为这只能带来“短期聚焦”效应,旅游市场更需要的是持久的“眼球经济”。(1月12日《工人日报》)
对于一个城市的旅游而言,当然是要把所有资源整合盘活,让新的打卡地和老牌旅游景区均衡发展,而不能顾此失彼地在典型的“网红景点”着力,这不利于把城市旅游蛋糕做得更大,全方位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更不利于让一座城市的旅游市场保持长期热度。
“网红景点”的兴起,从一开始就是借助了互联网手段广泛传播,使一些游客产生“去打卡才有成就感”的心理误区,将旅行变成盲目和单纯的追风。对于游客而言,这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凑热闹。既然如此,“网红景点”在迅速地红火之后,又迅速地趋于冷清,就是无可避免的了。
“网红景点”的弊端,自然也不只是自身难以永葆青春。因为过度追求短期走红,过度迎合大部分盲目跟风的游客,恨不得把到一个城市的游客都拉去打卡,从而导致本来想到一个城市更多景点的游客,结果因为盲目与冲动叠加,到了“网红景点”打完卡便匆匆走人。比如,去西安只为体验“摔碗酒”,去厦门鼓浪屿只为尝“土耳其冰淇淋”,去成都只为拍照“爬墙熊猫”……
由此,以前代表城市的不少“旅游名片”正在被冷落,一些具有深厚历史人文价值的景区“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不但游客在一个城市没有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而且,更多的景区也没有因游客的到来分到一杯羹。如此陷入“双输”,难道不值得一个城市深思、反思?
尤为值得重视的是,因为一个城市对旅游的过度营销,或者说是单一营销,导致游客把旅游当成追星,打卡只追“网红”,不仅陷入“表面看这是为城市营造出与众不同的看点,实际将丰富的旅游资源变得单一”的窠臼,还给市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比如,去年国庆节,1200多米长的扬州东关街,接待了七八万人次的游客,每天都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给管理方带来极大的难度。
当然,一个城市要跳出“网红景点”,除了城市管理者要有全面长远的战略眼光,积极引导分流游客群体,一些受冷的知名景点,也要意识到自身“吃老本”的症结,跟上旅游市场消费习惯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满足游客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贺成)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蜀icp 备09014459 号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