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奖作品《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主创谈:把大巴山民歌介绍给更多人-威尼斯2299

  |     |     |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山花奖作品《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主创谈:把大巴山民歌介绍给更多人
2022-11-02 10:26: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黄尚军、潘大聪等在通江开展田野调查。

  透过一首朴实的民歌,可以听见饱满的情感、土地的声音,更能洞悉一方历史、民俗与方言的岁月流变。

  在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上,由巴中市通江县报送、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上、下)荣获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书主编潘大聪、黄尚军以及执行主编李国太,听他们讲述《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出版的台前幕后。

  主编潘大聪:

  “通江民间歌谣是巴山儿女智慧的结晶”

  对于《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该书主编之一、通江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潘大聪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通江地处秦巴山区,自古人文荟萃,文化根脉源远流长,通江民间歌谣是巴山儿女智慧的结晶。”潘大聪表示,民间歌谣很多是人们在生活、劳动过程中自发口头创作出来的音乐形式,之后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传播。“由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使民间歌谣对年轻一代来说越来越陌生、遥远,有些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正是民间歌谣可能面临失传的境况,让潘大聪和同事们有了抢救、保护、传承民间歌谣的紧迫感,“20世纪80年代,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已经采录了大量的通江民间歌谣,这些资料一直存放在县文化馆的库房里,处于‘睡大觉’的状态。”

  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民间歌谣资料保护并传承下去,如何对蕴含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成为摆在潘大聪和通江县文化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大挑战。“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向高校寻求帮助,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扩大研究队伍、强化科研能力。”潘大聪告诉记者,经过一番努力后,他们找到了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尚军,由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始对通江民间歌谣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

  《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全书近180万字,包含图片1200余幅,通过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为通江方言、民俗、历史乃至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在研究之初,就确定了本次研究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呈现一个经过校对、整理和解释的文本,我们更希望让读者能够直观理解歌谣中所唱的通江生活场景、风土人情,所以我们想到了图片,以图注的方式来辅助理解,这样也有助于把大巴山里的民间歌谣介绍给更多人。”

  研究团队坚持运用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多重证据法”来开展整理和研究工作:通过对了解通江方言流变的民间学者的走访和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来阐释民歌中的方言内容;通过图片来还原歌谣中的民俗生活场景,对歌谣中的方言和民俗进行详细校注,多方面呈现通江民间歌谣的文化内涵,抢救性地保护大巴山地区的濒危文化遗产。

  主编黄尚军:

  “研究民歌是我多年夙愿”

  “研究民间歌谣,可以说是我多年的夙愿。”黄尚军长期从事四川民俗与方言的研究,当通江县文化馆向他发出邀请后,双方一拍即合。

  多年来,黄尚军对于上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相关资料有着持续性的关注。“当我第一次翻开已经泛黄的通江民间歌谣资料时,我被人们表达方式的丰富性深深震撼。”黄尚军以歌谣中的“邻居”举例称,有同吃一口井水的邻居、坎上坎下的邻居、猪圈挨猪圈的邻居……“每种表达的背后,都是不同的乡土人情关系,非常有意思,更别说描写‘笑’和‘哭’的方式之丰富了。”

  在《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历时4年的编写过程中,黄尚军平时在川师大给学生上课,每逢寒暑假和节假日,就奔赴通江开展田野调查,前后往返通江20余次。“以前的文化工作者在收录这些歌谣时,可能会存在笔误的问题,还有很多当时在日常口语中常见的词汇、表达方式,如今的年轻一代已经不再使用了,民歌中的很多生活场景离现在的年轻人就更远了……这就注定这项研究不能仅仅在文本层面展开,必须要深入田野,找到那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熟悉民歌中的语言与场景的人,来帮助我们校正与补充。”

  令黄尚军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在得知他们正在开展通江民间歌谣研究之后,很感动,也很支持,“我在通江的时候,他们就来跟我摆龙门阵,聊通江方言和民俗活动。很多人已经七八十岁了,有时候跟我一聊就是大半天,形成了数量巨大的采访录音。”

  2021年春天,黄尚军为了拍一只民间歌谣中唱到的鸟,举着照相机在雨后湿润的田地里蹲了很久,“突然鸟飞起来,我举着相机就去追它,结果脚下踩空整个人摔在了地上,相机也陷进土里。”当时黄尚军只是觉得腿有点疼,后来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膝盖的半月板裂了。一直到2021年国庆前后,黄尚军才丢开轮椅。

  执行主编李国太:

  “对于相关研究的开展很有范式意义”

  刚开始,研究团队主要依据早年的油印本和后来的整理本进行校对。

  “不同版本的互校是开展校补工作的重要基础。”《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执行主编、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国太表示,由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民间歌谣收集是以文化工作者手写抄录为主,之后印刷版本是在手稿基础上进行编辑整理,“所以最初的手抄本对整个校补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李国太至今记得发现通江民间歌谣手抄本的时刻。“有一天,我们在通江县文化馆的库房内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一个大布包,打开一看,全是牛皮纸封面的作业本,里面的纸张已经泛黄了,看了一两行上面的字,再将油印本拿来一对比,我们发现这就是当年收集民间歌谣的手抄本。”

  虽然长期做民间文化相关研究,但以民歌为对象开展专题研究,这在李国太还是第一次。“我觉得参与这次研究,对于年轻一代的学者来说,一方面是打开了大家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另一方面,接下来对于相关研究的开展,也是很有范式意义的。”

  作品介绍

  《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由潘大聪、黄尚军担任主编,李国太担任执行主编,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于2019年12月出版。该书以20世纪80年代搜集的通江县民间歌谣为底本,结合数十年的田野调查,对歌谣中的方言和民俗进行详细校注,同时辅以大量民俗图片,以图注文,以文释图,全方面呈现通江民间歌谣的文化内涵,抢救性地保护了大巴山地区的濒危文化遗产。全书近180万字、12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为通江方言、民俗、历史乃至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2022年9月,《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编辑:李尚维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四川文明网威尼斯2299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