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献照亮风云岁月
百年风雨,百年伟业,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在四川留下了诸多光辉印记。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自然环境最恶劣、历时最久、行军总里程最长、活动地域最广、发生战役战斗次数最多、召开会议最多的省份,谱写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英雄史诗;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建立;从四川走出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三线建设在这里轰轰烈烈展开,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时代命题彰显伟大精神力量。
文博场馆里的一件件红色文物,正是学习党史的最鲜活的教科书。今日起,《天府周末》推出“文博场馆里学党史”系列报道,带领读者从文博场馆中学党史,感悟初心,汲取奋斗力量。
1928年,时局动荡,国家何去何从?时代的命题,叩问着仁人志士。为启民智、探方向,一批优秀的报纸、杂志应运而生。彼时,李一氓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流沙》,在新阵地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文艺作品,启迪着民众,抚慰着人心;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战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国难三日刊》在川应运而生,针砭时弊,“麻辣十足”的川话评论,将一段波澜岁月记录于卷……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5月18日,记者走进四川省图书馆,在馆藏的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红色文献里,感受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波澜壮阔。
红色文献 把波澜岁月熔炼于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委在武汉主办了《战时青年》杂志,并于1938年1月10日发行创刊号第一期。最开始杂志设为半月刊,迁重庆出版后,因各种动荡变为月刊。到1940年9月又再度改为半月刊,并重编期号,发行“新一期”。
如今,这本杂志在四川省图书馆可见。因为时间久远,书籍虫洞斑驳,不过,创刊号封面上红色的“战时青年”四字,依旧醒目,头发飘扬的青年一手高举,似乎召唤着同辈向前奋进。翻开书,即可从中找到青年关心的问题、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各地学生运动与救亡运动的报道,以及共产党领导人和社会名人的文章。除了文章,还有木刻版画、漫画、现代诗和爱国歌曲,如1940年2期上,就刊有冼星海歌曲《军民进行曲》。
四川省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杜鹃介绍,在杂志创刊号中,还登有周恩来《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文末还特别备注,这篇文章是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到武汉大学的演讲词。现代著名版画家王琦曾为杂志创作了不少封面图,有反映战斗情景的《战斗的原野》,有描绘战时人民生活场景的《卖报的小孩》,有反映后方建设的《嘉陵江上》等。他回忆,“周总理曾亲自关心和指导这个杂志的工作,每期出版后,都由杂志的负责同志送总理审阅,总理对每一篇文章和每一幅图画都提出自己的意见。”
此外,这本杂志还刊登有叶剑英《目前战局与保卫武汉》、马识途《到农村去的初步工作》、张申府《所望于今日青年的两三点》等先进的言论和主张,启迪意义非凡。
除了《战时青年》,省图书馆还藏有不少蕴含着“四川特色”的红色文献,如双月刊《四川妇女》,该杂志是1945至1947年在党领导下创办的一个群众性刊物,由重庆四川妇女社编辑和发行。此外,在省图书馆还藏有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主办的杂志《人民西北》……这些散落的文献,宛若一颗颗星星,最终串联成星光,照亮着那段风云岁月。
《国难三日刊》 麻辣版的“抗战风云”
报纸,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是人们亲近和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在四川省图书馆,就藏有不同时期的报纸,向人们无声讲述着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国难三日刊》就是其中之一。诞生于1937年,虽然仅存两年便停刊,但《国难三日刊》却是当时四川的“现象级”报纸。该报的总编辑钟汝为是中共党员,也是当时“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秘书,编辑和工作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在省图书馆馆员樊迪引导下,记者穿过排排书柜,来到一个书架上的箱状盒前,抽出盒子轻轻打开,纸张已经泛黄的《国难三日刊》跃然而出,竖式的排版、黑白的漫画、简约的分栏线……像是穿过了时光隧道,1937年8月到1939年6月的历史风云涌动于眼。
1937年7月,国共两党和地方实力派共同组建、但实际由我党领导的“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四川正式形成。为推动抗日救国,宣传党的主张,当时的地下党员通过统战工作,以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名义创办了《国难三日刊》。
动荡的年代,如何救亡图存?时代给予的命题,川人给出了回答。
1937年8月29日,《国难三日刊》创刊发行第一号。由钟汝为执笔的《发刊词》发出川人“对外抗战,对内民主”的时代之音:“这时代——这动荡、悲惨而伟大的时代,中国是正遭逢着空前的国难……时至今日,我们深深相信,‘对日彻底抗战’是摧破民族颈项上的枷锁,求中国自由平等的方略。对内‘实行民主’与对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为彻底抗战之胜利的唯一的两大柱石……”岁月流转,如今再读这篇《发刊词》,仍振聋发聩。
依托“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主张,注重揭露一切妨碍抗战的问题”的办报风格,《国难三日刊》广受群众欢迎,被赞为“言论新颖,消息灵确,精神食粮抗战良药”。发行初,该报只有四五千份,但不到一月,即突破万份,达到近一万五千份,最盛时达到四万余份。而当时成都报纸发行量最大的《新新新闻》也仅五六千份。《国难三日刊》的“走红”震惊了成都报界,据说,当时《新新新闻》的负责人陈斯孝一度不相信《国难三日刊》有这样大的发行量,还曾秘密到印刷厂去打探详情。
打开省图馆藏的这份报纸,每期4版的报纸上,有“战局综述”“抗敌工作”“国难三日记”“国际三日要闻”“我们的敌国”“短评”“社论”“人物志”“白刃集”“常识讲话”“社会的一角”等栏目,内容丰富。除了转载必要的文章外,一律是自写稿,新鲜感很强。樊迪介绍,从这份报纸上可以找到北方战场情况、八路军的成绩、延安的通讯、共产党领导人和著名进步人士的讲话等。这份报纸除了汇聚时政要闻,还具有浓郁的四川特色,如由四川的共产党员苏幼农执笔的“白刃集”栏目,用四川话编“段子”抨击时弊,“活泼”“麻辣”。
《流沙》 半月刊里的革命文学观
在四川省图书馆5楼,“李一氓文库”坐落于此。穿过拱形的门厅,古朴的文库展览墙上,一排文字引人注目:“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任何其他称谓,不开告别会和追悼会,火化后我的骨灰撒在淮阴平原的大地上。”指着墙上的文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何芳介绍,这段文字是李一氓的临终遗言。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李一氓早年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李一氓爱书,也喜欢藏书,晚年他将自己毕生收藏的文物、书籍悉数捐赠公藏。
如今,在“李一氓文库”,除了其所捐赠的古籍,还有不少和党史有关的文献。如1961年影印本的《流沙》。砖红色和泥巴色相间的封面上,艺术化的“流沙”二字跃然。何芳介绍,1927年底,李一氓在党的安排下,秘密去上海从事艰险的地下工作,同时做文化工作。这一时期,他巧妙地同敌人周旋,为转移、保存党的重要力量做出了贡献。在此期间,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主编过《日出》《巴尔底山》等刊物,翻译了《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论文选译》等著作。而《流沙》就是这一时期他主编的刊物。
1928年初,根据当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周恩来的指示,李一氓加入以郭沫若为首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并和潘汉年、阳翰笙一起在创造社里组成党小组。同年3月15日,《流沙》在上海创刊,由阳翰笙、李一氓主编,郭沫若定名并题刊头,主要刊登社会科学论文和文艺作品。
如今,打开这本半月刊,在第一期的《后语》中,编者将创刊初心娓娓道来:“我们不敢学时髦者的矜夸,说我们这小小的刊物的使命是什么指导青年,唤醒青年,我们只想一方面紧紧的把捉着无产阶级的意识和精神来否定这趣味十足和风光满纸的文坛另辟一块荒土。一方面也想帮助我们一般的青年多多少少得学些正确而且必要的社会科学的知识……我们还有个更大的宏愿:就是想把小小的本刊向一般同情于我们的青年公开,愿意把它当成大众的喉舌……”
由于国民党当局的查禁,《流沙》于5月30日停刊,总共只出了六期。不过,在六期的刊物上,李一氓、阳翰笙、彭康、朱镜我等常在该刊发表系列文章,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阐述有关哲学、社会主义和某些国际问题,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理论和主张。李一氓曾以“李一氓”“一氓”“氓”“l”等笔名,活跃在《流沙》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发表理论文章、翻译文章,他就署名李一氓、一氓;在《游击》栏目发表小短评,署名氓;署名l则是发表诗歌作品。如今,人们就可通过其发表在该刊的理论文章《改良主义是不是在中国行得通?》《政治制度简说》《我对于历史剧的主张》等;翻译作品《唯物史观原文》《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渊源》;诗歌《太阳似的五月》《纪念牌》等,一窥李一氓的革命主张和观点。(全媒体记者 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