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与月 看得见文明之花
——专访中共峨眉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徽
四川省峨眉山市,因山得名。“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巍巍峨眉与城市融为一体形成了峨眉山市秀美的外在风光,而文明,则内化为这座城市的灵魂,成为峨眉山市的温暖底色。从千年前的质朴小城到如今的现代化都市,峨眉的山与月见证了峨眉人民对于美好生活亘古不变的追求。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峨眉人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近年来,峨眉山市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同频共振、协同提升的“1 3”文明城市创建路径。
今年,峨眉山市入选新一轮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共峨眉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徽,听她讲述峨眉山市的文明创建之路。
同心筑梦
文明融入城市底色
记者:每一位市民都不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旁观者,而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峨眉山市如何以文明“铸魂”,推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建设文明城市的?
王徽:城市的核心是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广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只有让广大市民成为文明创建的主角,引导市民争做“文明人”,才能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为此,峨眉山坚持“一把手”主抓,构建了“1 10 n”组织领导体系,做到创建“四纳入”,即纳入常委会工作任务、绩效考评管理、财政预算安排和市委市政府重要日程。
按照“党政齐抓、市乡联动、条块结合”的原则,全市划分为50个创建责任片区,实行市领导担任街长,压实包干、包片、包问题解决、包创建提升“四包”工作责任,以上率下,强力推动。围绕提升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度“三率一度”下功夫,充分激发市民“主人翁”意识。抓实“最后一公里”创建工作,开展组织带党员、职工带家庭、学生带家长、社区带居民、志愿者带市民“五带”行动,深化社区 “双报到”活动,3万余名党员干部常态化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项目,带动注册志愿者7.5万名、志愿团队181支、志愿协会5个,实施志愿项目139个。目前,全市有10多万名干部群众长期活跃在街头巷尾,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的创建氛围愈发浓厚、蔚然成风。
“欲事立,须心立”。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创新实施为期五年的“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成立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峨眉山市峨眉学研究会”,开办市、镇、村三级市民学校314所,培训市民达30余万人次。先后选树符溪镇战斗村等国、省级文明村镇、单位、家庭19个,涌现出“峨眉山金顶蜘蛛人”彭文才等国、省级模范好人12人。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作用,传承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推进“武术进校园”;建设峨眉名人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个,助力青少年明理励志、修身养德。在“创文明城、做文明人”逐渐深入人心、成为风尚的基础上,我们走好网上网下群众路线,“天下峨眉”网络综合平台、“随手拍、曝光台”、12345心连心群众热线成为群众网络问政主渠道,处理建议5万多条次,以100%整改率获群众点赞;实施“走进群众”专项行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结对联户城乡居民15.6万户,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全覆盖走访,累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万余个;13支“习以为常”宣讲队常年扎根公园广场贴身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达100%,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得到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高。
德润人心
筑牢文明实践阵地
记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峨眉山市是如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
王徽:文明观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内化、固化、转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场域。为此,峨眉山市以市域为主体,城乡统筹推进,以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大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其作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
峨眉山市有着1400多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守正创新,将本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有机结合,丰富文明实践的内涵。构筑“1 8 n”文明实践阵地,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阵地,围绕理论宣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便民服务、健身体育、科技科普、卫生健康、法律服务八个主题,结合道德讲堂、党建示范基地、农家书屋等建设峨眉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在此基础上,我们组建了“3 n”文明实践队伍。在市级层面,发挥“峨眉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引领作用,乡镇(街道)全面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村(社区)全面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同时,推动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结合自身能力组建各类特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各实践站、实践基地、实践点开展服务,探索构建了“群众点单,平台统单、制单、派单,志愿者(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六单”模式,规范志愿服务制度化流程,以形成长效常态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打造推广了未蓝工作室、“我为乡村种文化” 志愿服务项目等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和项目,志愿服务在全市蔚然成风。
绿色打底
建设近悦远来幸福城
记者:文明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名片,作为旅游城市,峨眉山市是如何不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为市民创造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努力打造主客两宜、近悦远来幸福城的?
王徽:文明城市创建,主体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建设为民。峨眉山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全力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以便民惠民为导向,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城市道路通畅、功能设施优化等惠民项目建设。近三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61.5亿元,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七大重点领域对标补短、品质提升,深入开展“重点工作提升、瓶颈短板攻坚、负面清单整治、主题宣传强化”四大行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消除城市内涝顽疾,整治农贸市场7个,“微改造”老旧小区70个,15分钟便民生活圈遍布城区,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省级验收,美丽宜居乡村占比达85%,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绿色、洁美的生态居住环境能够极大地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多年来,峨眉山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深化“生态立市”战略,首创《“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指标体系》,将195.16平方公里纳入生态红线范围、占市域国土面积的1/6。统筹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深入实施生态补水、生态搬迁、生态植绿、生态保护“四大生态工程”,持续推进“绿秀峨眉”“四清四拆”“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54%,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9平方米,远超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基本配置。相继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走出了一条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的发展路子。
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发展提速、治理破题、道德养成、创建提档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以城市文明新高度,树文明城市新标杆。(记者 袁矛)
编辑:杨均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