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是一座文明之城——在文明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形成了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的可喜局面。
绵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全市共有91.8万名志愿者、7891个志愿服务组织,已累积培育和发起200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爱心奉献了1003.9万小时。
目前,志愿服务精神早已融入绵阳人的灵魂,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处处体现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温馨,为绵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3月3日,安州区黄土镇组织20名党员志愿者到方碑村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春耕春种和粮食生产。(刘蹇 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 安峥 摄影报道)
3月4日,盐亭县消防救援大队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走进盐亭县社会福利院,在开展消防安全“敲门守护”行动的同时,送去对老人们的关爱与关心。(绵报融媒记者 任明勇 摄)
3月4日,团市委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市雷锋志愿者服务中心、市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开元路社区、韩家脊社区等地,开展燃气安全、应急救护等宣传活动。 (绵报融媒实习记者 岳坤 摄)
连日来,游仙区小枧镇开展“踏寻雷锋足迹·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志愿服务,500余名志愿者上街头入田间、进百姓家中,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务。(张璐唐瑶 摄影报道)
3月4日,平武县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共建文明家园”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来到县城涪江河边,捡拾草丛中、河道上的垃圾杂物,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江碧水。(绵报融媒记者 任露潇 摄)
人人参与
全民构筑志愿服务“红色磁场”
温暖的时刻,都有“红马甲”的身影。2月24日,高新区发现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绵阳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迅速行动,全力做好防疫志愿服务保障工作,雷锋精神在绵阳战“疫”一线闪亮。
在高新区永兴镇城市奥莱、兴亚路核酸检测点、华裕路社区等地,青年志愿者刘李媛、邹雅琴、石旭和队友们分别开展秩序维护、信息核查等志愿服务。“看到高新区团工委的志愿者招募后,我就报了名。”刘李媛说,在这次志愿服务中,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的幸福。
在绵阳,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一处处活跃着的志愿者身影,凝聚着点点爱心之火,温暖着这座城市。
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思路,近年来,市文明办全面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典型选树工作。市志愿者协会入选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韩思春入选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一串串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绵阳市志愿服务之路上的一盏盏明灯,为广大志愿者树立了一个个标杆,形成了志愿服务“磁场”效应。
榜样力量引领爱心传递。在绵阳,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请缨,服务家乡,奉献力量。为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绵阳市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目前,绵阳市建成社区、公共场所、文化设施、窗口单位等志愿服务站(点)500余个、志愿服务基地40个,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常态活动
品牌项目汇聚力量服务民生
绵阳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累计收到105个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包括“‘检护明天未你而来’——绵阳检察全方位提供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项目”等金奖项目4个,“绵州志愿红”项目等银奖项目6个,“‘党员 科技’双志愿服务项目”等铜奖项目10个。
群众需要什么,他们就贡献什么。在市文明办指引下,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紧密结合实际和群众需求,努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3月3日,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在北川羌族自治县2022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上,聚焦大龄、失独、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体的“银龄计划”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通过‘老帮老’‘青帮老’‘技术助老’‘文化助老’等形式,实施‘银龄互助’‘指尖服务’‘救在身边’‘银秀芳华’4个子项目。”北川羌族自治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启动的“银龄计划”将与“心沐计划”形成关注“一老一小”的北川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体系,有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绵阳,像“银龄计划”这样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以项目带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成为绵阳市开展志愿服务的一种常态。今年,绵阳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聚焦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美丽环境”“乡村振兴”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具有绵阳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志愿服务项目库。
整合资源
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全覆盖
“平时除草、捡垃圾、义务植树,都可以攒积分。”在涪城区石塘街道古井社区,居民赵义友来到“红色积分档案室”,签字领取积分兑换券。
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开展以来,涪城区文明办紧盯“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这一目标,在古井社区试点探索“红色文明指数积分”评价管理体系,通过优化组织架构、量化评价标准等举措,构筑基层文明乡风最大“同心圆”,打造基层群众幸福和谐“共同体”。
在绵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成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的重要阵地。绵阳市以县域为整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位,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0个、文明实践所124个、文明实践站963个。
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找准文明实践“发力点”。绵阳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建立专业队伍,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实现中心、所、站每年有计划、每季有主题、每月有重点、每周有活动,并突出主题特色,打造“一站一品牌、一所一特色”。
凝聚星点之火,温暖绵州大地。随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持续深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绵阳人民心中不断生根发芽。(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实习生 杨艾玲)
编辑:张文奇
相关推荐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