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作出系统部署。《意见》指出,要着力统筹各方力量,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12月29日教育部网站)
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是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减轻学生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的需要。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双减”意见,部署实施“双减”工作,一年多来,在全国各地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学科类培训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该培训市场的“虚火”大幅降温。然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却进入快速增长期,部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质不全、培训人员鱼龙混杂、肆意涨价过于牟利、过度营销制造焦虑、预收费监管不完善、退费难以及卷钱跑路等问题凸显,还有机构以非学科类培训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成为家长“鸡娃”的新宠。这些乱象扰乱了行业发展秩序,侵害了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削弱了“双减”成效。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初,有人就呼吁指出,要警惕非学科类培训成为“双减”“收割机”,必须注重同步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此番,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相关意见,是回应社会关切的举动。《意见》提到,力争到2023年6月底,各地非学科类培训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基本健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到2024年,“双减”三年任务交账时,非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显著,家庭支出负担有效减轻。学科类培训与非学科类培训是让不少学生和家长负重前行的两架“马车”,只有让二者都得到遏制和规范,学生和家长才能真正轻装前行。
不过,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要比治理学科类培训更复杂艰巨,因为涉及面很广,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非学科类培训种类繁多,市场上现有的文体、科技等培训大小约一百多种,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各地一定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教育部门牵头,民政、市场监管、体育、文化、科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管共治机制,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持严格准入、规范审批、联合监管、协同治理,共同促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各地也要建立问责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来说,理应强化教育情怀、端正办学思想、找准目标定位,诚信办学、高质量办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三部门的《意见》为此指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坚持公益属性,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实行明码标价和信息公开”,等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培训,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事业”,变为“逐利产业”。
学校在全面规范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方面,也应打好配合战。不管是学科类学习还是非学科类学习,学校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校外培训的定位始终是有益补充。因此,十三部门的《意见》明确,要统筹校内与校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坚持减轻负担与提质增效并重,增加非学科类学习供给,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配备补充,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开齐开足上好音体美课程,加快构建“双减”背景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当学校在素质教育上有位有为,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学习需求,校外培训机构就会少一些市场。
总之,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需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发力,进一步提高治理水平,以形成校内校外协同减负、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何勇海)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四川文明网
编辑:杨均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