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平方米的古朴空间里,典籍展品陈列其中,不乏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捐俸所置图书,如今公众可在四川大学典籍陈列馆近距离赏析这些展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中华文化。4月21日,四川大学典籍陈列馆揭幕仪式在四川大学图书馆明远讲坛举行,标志着全国高校图书馆首家典籍陈列馆正式开馆。
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之一,四川大学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典籍资源。如今,公众可循着典籍陈列馆里展陈的100余件展品,探寻历史,感受中华文化。
九大板块 再现收录典籍风采
位于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三楼的典籍陈列馆,被细心地分成九个部分,分别展陈中华书史和纸故事,馆藏的中文古籍、西文古籍、雕版板片、红色经典、捐赠图书、校史文献、舆图资料和书札碑拓等。
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缘起1704年锦江书院的藏书之轩。1875年,为解决尊经阁藏书和生员学习用书的不足,张之洞用自己的俸禄,为尊经书院的生员购置大量图书。到了1902年,在全国“废科举、兴学堂”的背景下,尊经书院、四川中西学堂和锦江书院合并组建四川通省大学堂,“张之洞捐俸置书”在岁月的长河中几经周转,最终成为四川大学图书馆的重要馆藏。此外,四川大学老校长张澜、华西协合大学首任校长毕启、华西协和大学开创者之一启尔德、四川大学杰出校友巴金等给四川大学捐赠了大量书籍。这些图书沿存至今,堪称巴蜀文化之渊薮,是四川大学历来重视经典讲习和教材建设的重要见证。
馆藏珍品 诉说巴蜀芳华
“吴大猷、萧公权、钱崇澍、赵尔宓、刘承钊、柯召、张文裕、童第周、吕叔湘、侯光炯、顾颉刚、傅斯年、陈荣悌……在典籍陈列馆中,可以看见这十三位名家当年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和华西协合大学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记录。”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介绍说,馆中还收录了20世纪40年代《大声》《前进》《川大文摘》等川大师生校友编辑的红色期刊,见证了当年川大学子爱党爱民、立志报国的热血情怀。
馆中还收有8块珍贵的雕版,它们是四川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刻书牌记。四川大学典籍陈列馆工作人员丁伟介绍,牌记,相当于现在的威尼斯2299的版权页,揭示刻书时间、刻书者、刻书机构等信息,这也是进行古籍版本著录的重要依据。“8块雕版里,既有锦江书院的刻书活动,也有尊经书院的刻书活动,还有表明捐赠板片给尊经书院的雕版。”丁伟介绍。
《四川全图》也是馆藏珍品。该作品由清乾隆初年宫廷画师董邦达领衔绘制,共一百五十幅,详细描绘四川境内每个府县的山川、城邑、坛庙、衙署、营制、仓储情况,疑为乾隆初年用兵金川时所作。“根据梁正麟的跋文,可以考证,此图本为清宫所藏,庚子事变后流落民间,几经辗转,于二十世纪三十年入藏四川大学图书馆。”丁伟介绍,《四川全图》不仅是董邦达的绘画杰作,也是馆藏中最早的手绘设色地图,“通过此图可以考察国家盛衰、地理沿革、制度变迁,特别是考证四川历史地理尤为重要,艺术性、学术性并重,堪称‘镇馆之宝’。”(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编辑:杨均
相关推荐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