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威尼斯2299

  |     |     |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
2023-01-19 10:07: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俯瞰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海洋摄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1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北川县曲山镇石椅村的干部群众。

  总书记的话音刚落,石椅村的文化广场上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说,他向总书记汇报的时候,特别提到,村里老支书也在现场,和大家一起欢欢喜喜迎新年。

  视频连线现场的两代村支书,见证了石椅村接续奋斗的乡村振兴之路,也传递着一种信念: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保持奋斗创新的精神,才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脱困路

  1公里长的石子路,让拖拉机第一次开到村里;3公里长的水泥路,让农家乐第一次出现在村里

  陈爱军口中的“老支书”名叫王庆保,和总书记视频连线时,他站在队伍第一排。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村里收入等情况,陈爱军一一汇报。“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一连串见证发展的数字,把王庆保的思绪拉回到过去。

  石椅村,得名于村内一座天然形成的双人石椅,因村民以羌族居多,又被称为石椅羌寨。村子被群山环抱,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被唤为“云朵上的山寨”。

  1951年出生的王庆保,从小就对下山之路充满畏惧。“当时村里几乎没有现成的路,拿东西上山下山全靠手抬肩扛。”王庆保说,“北川老县城就在我们山脚下,但山高路陡,村民们望山兴叹啊。”

  64岁的唐万银对此深有感触。桐子李是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当时他和众多村民一样,把李子装在背篓背到县城售卖,一个来回往往就是一整天。

  1976年,当兵5年的王庆保回到村里,有高中文化的他在村里担任文书。“因为道路问题,周边村子的发展都比我们好。”王庆保说,1981年,村里决定在后山修一条路。

  这条石子路不长,只有1公里长,不到5米宽。因为有了这条路,拖拉机第一次开到村里。山里的特产有了下山的通道,化肥、农药等物资,也可以更方便地进山了。

  这是村里第一次为发展主动修路。有了这条路,1984年村民开始在山上种植茶叶,1999年又引进了枇杷。

  随着村子的发展,这条通勤能力有限的石子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2000年,石椅村第六任村支书邵再贵带领村两委班子发动群众,决心背水一战,在距离县城更近的前山修路,彻底摆脱大山的围困。

  “县里的交通部门拨了4万元经费,剩下的由村里筹措。全村300余人用背篓背,用肩膀扛,将几百吨水泥和砂石运上了山。”作为当年村里的文书,王庆保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出力。用了整整两年,石椅村建成一条5米宽、3公里长的水泥路。从此小汽车来往畅通无阻,开车到县城只要10多分钟。

  2006年,在江苏打工的邵朝平和妻子陈艳成为村里第一批返乡创业的村民,开了一家农家乐。到2008年前,村里已有7户农家乐,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千元。

  如今走在这条路上,仍能感受到震撼。道路的一侧是悬崖,另一侧是高耸的山壁,上面仍依稀可见修路时留下的痕迹。这条被命名为“大岩路”的水泥路,不仅是村里的交通要道,后来也逐渐成为石椅村开拓进取、拼搏奋斗的精神象征。

  新生路

  灾后重建,成为北川第一个完成风貌再造的村落,更多村民开起农家乐

  从山脚沿着大岩路,盘旋上山,便来到了石椅村的寨门前。这是一座用未去皮的柳杉修建的双层寨门,寨门顶上一面“石椅羌寨”的寨旗迎风招展。与总书记视频连线时,村民所在的位置就是寨门里的文化广场。这座广场和寨门,见证了石椅村的新生之路。

  2001年,在大岩路修通的当年,王庆保开始担任村主任,成为劭再贵的搭档,一起带领村民谋发展。

  2008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石椅村100%的房屋受损,其中70%的房屋严重受损。尤为令人痛心的是,村支书邵再贵因进城办事不幸遇难。

  王庆保临危受命,担任村支书,像当年修建大岩路一样,带领村民开展灾后重建。“在重建过程中,我们就在思考村庄以后的发展问题。”站在寨门前,王庆保讲起重建历程。

  经过讨论,石椅村两委决定将打造羌族特色作为村里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但对于如何发掘羌族文化元素助力文旅发展,我们当时没有经验。”王庆保说,村里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省级传承人母广元,让迎宾、敬酒、篝火三大富有民族特色的仪式活动在村中重现。同时邀请专业团队来规划,选择在靠近村口的位置修建了寨门、文化广场、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

  更多的发展力量汇聚到村里。北川县拨出专款对石椅村房屋的布局和风貌进行统一规划,为村里搞活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北川第一个完成风貌再造的村落,2009年12月,全体村民喜迁新居。

  完成重建,石椅村正式开寨迎客,不仅震前7家农家乐全部恢复,还有更多村民也开起了农家乐,吃上旅游饭。2010年村里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到2012年,石椅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

  如今,寨门已经成为石椅村的标志性建筑,文化广场则是全村的活动中心、文旅中心。在大岩路的中间位置,王庆保又修建了一段路直达寨门。这条路由109级台阶组成,拾级而上,雄伟的寨门扑面而来。

  羌族传统文化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新生的石椅村迎来了快速发展。

  开拓路

  改扩建后的大岩路,载着游客的大巴车来到村里,增收渠道拓宽

  “感谢总书记牵挂我们”“我们一定把村子建设得更好”……视频连线结束后,石椅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用朴素的话语表达感恩之情。18日傍晚,石椅村文化广场上,大家围着篝火欢快地跳起舞来,激动的陈爱军也加入人群。

  2013年,石椅村的“当家人”完成新老交替。从2010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陈爱军接过老书记王庆保的接力棒,带领村民接续奋斗。

  此时北川县特色民俗村落涌现,石椅村的旅游业也遭遇挑战。为应对旅游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文创类产品单一等短板,石椅村开发出多个旅游产品和项目:传承羌年、口弦、羌笛等3项国省市级非遗项目,开发羌绣、手工苔子茶等非遗产品,固定开展3月赏花采茶节、6月瓦尔俄足节暨枇杷节、7月李子节、冬至年猪节等4期民俗节庆活动……

  石椅村的文旅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很多旅行团前来对接,但上山的路却把他们挡住了。制约村里产业发展的还是路。陈爱军发现,由于部分路段宽度有限,旅游大巴车上不了山。

  2019年,陈爱军带领村两委对大岩路进行改扩建,特别是对拐弯处进行重点处理,这项工程用了两年才完成。改扩建后的路面宽度从5米增加到了6.5—7米。

  2020年,新的大岩路全面通车后,几乎每天都有大巴车载着游客来到村里,最多一天接待了游客5000人次。这座只有104户的小山村,如今有23户在经营民宿。2020年,村里接通了8500米饮水管网,解决了缺水问题;2022年,村里通了天然气,创建了7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

  水果产业也进一步扩大。陈爱军带领村民新种枇杷500余亩,并在2018年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让村民们种出来的枇杷、李子等水果品质更好,卖得更好。

  增收渠道拓宽,收入逐年增长。2022年石椅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这是一个突破。”陈爱军说,村集体收入增收主要依靠民宿、特色水果以及旅游消费等。

  村史馆荣誉墙上的奖状,记录了石椅村的发展成果,这里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天府旅游名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振兴路

  更多的就业途径、项目和目标,让古老村落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

  隆冬时节,清晨的石椅村,薄雾轻拂。太阳升起,雾气散尽,阳光洒满古老的村落。

  在石椅村寨门前方一座名为“尔玛人家”的院子里,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这是村民陈艳和邵朝平新打造的民宿。陈艳从银行贷款100多万元,再加上自筹资金,把原本14间房的农家乐改造成10间客房的民宿。房间少了,但服务和品质升级了。

  村里的发展,带给村民更多就业途径,让更多人愿意留在村里。反过来,这些致富带头人、积极上进的年轻人也成为石椅村党支部重要的骨干力量。陈爱军介绍,现在村里有党员23人,其中40岁以下的有9人,40岁到65岁有9人,65岁以上有5人。

  不仅如此,石椅村还通过党组织的力量带动周边村落共同进步。2021年,石椅村和邻近的两个村子成立联合党支部,从组织、产业、文化等方面共谋发展,让乡村振兴的路走得越来越宽。

  石椅村有两个大项目将在今年落地开花。一个是茶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另一个是投资4000多万元的化石公园项目。

  望着山下成片的枇杷林,陈爱军说,村子未来的发展,有三大目标,一是打造一个3a级景区,争取5年内游客超过60万人次;二是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5年内人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三是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5年内争取超过100万元。

  如今,在大岩路的“关门石”处有一块石碑,上面介绍了这条路的来历。关门石是一块黑色巨石,因为体量太大,修建大岩路时无法清除,道路只能在这里拐弯。记者走近时发现,村民当年下山的小路也在这里和大岩路交会。时光流转,震后重建时,村里把这段尚存的山中小路铺上水泥台阶,安上栏杆,成为一条观光步道。2020年扩建大岩路时,在现代化机械帮助下,裁弯取直,新路绕过了关门石。

  一段当年的小路,一截旧时的大岩路,一段新修的大岩路,三个时期三条道路的交会,记录着石椅村的奋斗史。陈爱军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通过接续奋斗,让村里104户352位村民都能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国平)

编辑:杨均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四川文明网威尼斯2299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