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古老非遗焕发新时代活力-威尼斯2299

  |     |     |     |  热线电话:028-86980191
匠心筑梦,古老非遗焕发新时代活力
2022-10-21 17:18:00 四川日报
分享到手机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展出的阆中皮影《金鸡报晓》。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展出的会理绿陶。夏芸 摄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展出的道明竹编熊猫。 省筹展办 供图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展出的夹江书画纸。 夏芸 摄

四川王皮影艺术博物馆展品。 受访者供图

杨隆梅在编制竹编制品。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正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道明竹编、阆中皮影、夹江书画纸、会理绿陶等四川非遗元素在中央综合展区和四川展区大放异彩,共有数十件展品亮相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川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非遗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呈现出令人振奋的新气象、新局面。文创开发、网络推广、研学旅行……非遗传承人打破窠臼,在传承发展、活化利用上大胆探索,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亮点频频。

  纸旅融合、以纸富民

  夹江书画纸传承新篇章

  “薄如蝉翼,韧比缎面。”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一摞由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制成的书画纸,吸引了观展人员驻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蜀纸,又称书画纸、竹纸,其手工造纸工艺始于唐、兴于明、盛于清,传承至今的生产流程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载的工序完全相合。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如今,机器造纸突飞猛进,但古法造纸术并没有消失。

  盛满纸浆的石槽、各类古朴的木质工具,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荡料、抄纸声此起彼伏……在青衣江畔,“中国书画纸之乡”——乐山夹江生产的夹江书画纸与安徽宣纸齐名。

  “国之二宝。”这句出自画家张大千的评价,串联起了他同夹江造纸,解不开的渊源。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书画名家云集川中,安徽宣纸来源断绝,为了度过“纸荒”,1939年、1940年,张大千两次来到夹江县马村镇定制宜书宜画的纸。他同纸农一起改进造纸技术,指导造纸师傅在竹浆中加入麻纤维以提高纸的强度,增加纸的浸润效果。为了区别其它纸品,又加上暗纹,终于造出了名噪一时的“大风堂用纸”。

  “从选料到舀纸共有15个大环节,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少不了。”今年53岁的石利平,是当地第十三代手工造纸的传承人,12岁起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制作造纸原料和技术,对于造纸工艺,他熟稔于心。“夹江手工纸,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可保存数百年而不变;而机制纸几年、十几年后就会变黄、变脆。”

  时至今日,夹江书画纸已形成一个品种全、产量大,集传统手工造纸、中小学生书画用纸、纸品深度加工为一体的产业格局,以此为载体,带动了年画、染纸、木版印刷、帖札、装裱、纸札等行业的发展。

  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文化部授予夹江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纸之乡”称号。

  千年纸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当地纸产业发展的强大依仗。然而,工业纸产业尤其是流水线生产的书画纸发展日益壮大,给手工书画纸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传统的技艺走入当代,与工业化的机器流水线相遇,该如何“破圈突围”再现生机?

  马村镇石堰村党总支书记陈树明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夹江县因地制宜,以马村镇石堰村为中心,探索出一条“文化 旅游 产业”的特色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手工造纸体验、研学旅游、乡村民宿等特色文旅产业。2021年,夹江县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0亿元。

  “夹江书画纸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夹江县纸业协会秘书长王怀超说,千年纸乡是夹江独特的文化名片,书画纸产业是重要的特色产业,夹江书画纸文化历经千年,虽然遇到了发展、传承的难题,但当地人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让技艺延续它的生命价值,书写了纸旅融合、纸因旅传、以纸富民的新篇章。(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晋朝)

  会理绿陶:

  碧玉流芳的坚守与传承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一件碧玉一般、异常精美的会理绿陶展品《绿釉圆宝壶套装》让观众在此流连。

  10月18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位于会理市城郊的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探寻会理绿陶的“前世今生”。

  会理绿陶非遗工坊传承人韩春寅正在制坯,一抔泥土,经过他的手,一会儿变成一个碗状,一会儿是一个细长的杯子。“制坯,只是会理制陶的一个环节。”洗去手中的泥,韩春寅告诉记者。

  据介绍,会理制陶工艺源远流长,始于唐而盛于明。因为是用孔雀石作釉高温烧制后成宝石绿色,而得名“会理绿陶”。由于绿陶一般是民窑生产,又地处山区,不会像官窑那样因改朝换代或战乱而停产,主要以生产生活用品满足当地民众的需要,反而保护了这一古老技艺的世代传承。

  韩春寅说,会理绿釉陶瓷传统的制作流程需要经过8个大环节、72道小工序,由采石、选料、碾磨、制坯、配釉、烧成、出窑组成。无论是制坯,还是配料,必须先要心静,心无杂念,意念中只有陶。每一道工序都重要,并且相连贯,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能有任何的马虎,不然出来的绿陶都是不完美的。

  据介绍,会理绿陶一直沿用天然矿物作釉、原料,其中还加入植物灰等成分,经高温烧造后致密度高、声音清脆、无铅无毒、耐酸碱,各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呈色、混熔、结晶,富于变化,可谓“入窑一色,出炉万彩”。

  “烧制过程中,高温带来的色彩变化是有许多偶然因素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是不可控的,因此能得到理想的画面,是非常难得的。”韩春寅说。

  2009年,会理绿陶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传承人韩进富、韩春寅父子多年苦心研究,恢复创烧出我国宋、元、明、清各代失传的名贵釉种有:梅子青、石榴红、天目釉、天青釉、金丝兔毫、晶鑫玳瑁、紫金砂、窑变山彩等八大釉系。

  2017年,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韩进富、韩春寅、王继兰等绿陶技艺传承人建立了绿陶文化产业园,并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会理绿陶博物馆、绿陶研究所也应运而生,系统性地研发、制作、展示、传承会理绿陶制作技艺。

  目前,会理绿陶的发展已列入《四川省工艺美术千亿产业发展规划》,是凉山州“十四五”规划、会理市“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打造的特色旅游商品。

  韩春寅说,在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游客不仅可以看烧陶感受古老的绿陶艺术,也可以亲自动手玩泥巴进行体验,实现了从传统单一销售到旅游体验消费的转型升级。2021年,产业园接待游客等近9万人次。(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勤华)

  传承利用“活起来”

  阆中皮影从舞台走向大众

  一只雄鸡挺立在中央,四周环绕着紫薇花,斑斓的色彩显得喜庆吉祥、富有生命力……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四川展区,这件小巧精美的阆中皮影《金鸡报晓》频频“吸睛”。

  2008年,四川皮影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介绍,四川皮影戏主要包括土皮影、广皮影(又称“渭南皮影”)和阆中皮影戏三类,其中阆中皮影戏流行于以阆中市为中心的南充、广安等地,系阆中民间皮影大师王文坤家族所创。王氏先祖结合土皮影、广皮影的优点,创出新型的阆中皮影戏。

  这件《金鸡报晓》的作者,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阆中“王皮影”第七代传人王彪和王访兄弟俩。它原是十二生肖系列皮影中的一件,其雏形最早完成于2008年,后因筹建四川王皮影艺术博物馆,两人又对作品进行了完善。

  王访介绍,阆中皮影用上等黄牛皮精制而成,《金鸡报晓》更是专门选用肋部牛皮。“牛背太厚,牛肚太薄,肋部的厚度、透明度、韧性更合适。”在制作技艺上,则历经原料加工、打磨、雕刻、敷彩、装订等工序,同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手法融为一体,尤其是在一件作品中,采用了雪花、拉丝、镂空、阴阳等多种雕刻手法。“光是雕刻这一步,就要花四五天时间。上色又比雕刻更精细,一旦出错就废了。”

  过去,制作完成的皮影主要用于表演,《金鸡报晓》则是专门开发的文创产品。近年来,“王皮影”旗下类似的产品已有上百个品种,包括书签、背包、冰箱贴、笔记本等不同类型。除了十二生肖、钟馗、关公、仕女、大熊猫等常见题材,还有根据阆中历史名人、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开发的春节文化系列产品。在四川王皮影艺术博物馆,还能根据游客的热成像制作皮影,将这份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带回家。

  其实,早在2004年,王彪和王访就动起了文创开发的脑筋,不过当时仅限于传统皮影人物。“传统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应该往更现代、更卡通的方向发展。”为此,他们一口气招聘了12名大学生,其中包括3名研究生,不光传授传统皮影的制作、表演技艺,更专门从事文创开发、节目创作、研学旅行等业务。

  以节目创作为例,截至目前,兄弟俩领衔的四川川北王皮影艺术团已有20多个传统剧目和现代创新剧目,例如以皮影戏的方式再现飞夺泸定桥。王访介绍,疫情前,艺术团在位于阆中古城核心区的四川王皮影艺术博物馆365天不间断演出,每天3到5场,“最多一年观众超过15万人次,每天最多有上千人次观看。”

  而在研学旅行方面,兄弟俩认为光“看”还不够,他们为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分别编制了不同的教材,并与学校、旅行社签约合作。学生来到博物馆,可全程“沉浸式体验”,自己雕刻、上色制作皮影,并利用其创作、表演一台节目。“每到周末、节假日,甚至有成都、重庆的学生远道而来。”王访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

  让传统竹编更有现代生活气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造型雅致的茶具……行走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无论是在中央综合展区,抑或是四川展区,来自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的竹编产品总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参展的两件(套)道明竹编产品,均由工匠采用道明竹编工艺手工编织而成。“道明竹编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从秦汉时代起,生活在今天道明镇附近的人们,就开始用当地随处可见的慈竹为原材料,通过一双巧手,编制出背篓、撮箕、挑篼等生活用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省级传承人杨隆梅表示,道明竹编从原材料到成品,先后要经过刮青、破竹、制篾、刮平、分层、晒竹、划丝、起底、编织、收口等工序进行编制。

  “传统的道明竹编主要产品以日用品为主,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运用道明竹编工艺制作的工艺品逐渐被市场青睐。”杨隆梅告诉记者,透过本次被选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进行展示的两件展品,恰好可以看出道明竹编传统与创新的两面。

  杨隆梅介绍,清初,道明竹编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由此创造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价值的瓷胎竹编茶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地方献给皇室的贡品,因此也成为道明竹编最典型的产品。而竹编大熊猫由于造型特别,更考验编织者的细节处理能力,在编熊猫的四肢和耳朵时,需要替换竹条,编织一个竹编大熊猫,一位熟练的艺人往往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当中所运用到的竹编技艺其实是前人早就摸索出来了的,我们只是在材质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通过在竹编的基础上做加法,杨隆梅架起了一座传统工艺通向现代人日常生活的桥梁。比如把以前编来隔热的锅圈做得更小、更精致,再在圈中放上一个猫眼,就成了耳环或者项链;将传统竹编的挑二压二技法运用到笔记本封面上,可以提升整个笔记本的质感;而竹编与手提包的结合,又使竹编与皮革两种材质都获得了全新的活力。

  获得活力的不止道明竹编。以竹编为主题,当地成功打造出国家4a级景区道明竹艺村,成为成都近郊颇具人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一项一度没落的传统手工艺在形式创新与乡村旅游的双重作用下,正在迎来复兴。

  杨隆梅的竹编工作室就位于竹艺村的村口,在这个工作室里,杨隆梅除了接待专程前来体验竹编的团队游客,也向当地村民传授竹编技艺,“道明竹编要复兴,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在我向师傅学习竹编时,师傅曾说‘不怕你学,就怕没人学’,我现在向大家分享道明竹编技艺时,也是抱持着这样的态度。”(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编辑:李尚维

扫二维码手机浏览及分享
宣传动态
文明公告
本网策划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京icp备10031449号-2

"));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
四川文明网威尼斯2299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